400-823-8281
2022-08-23
本期嘉宾
全球知名制药企业IT战略业务伙伴高级经理,杨先生,拥有超过10年的IT与业务方案的管理经验。
杨先生观点摘要
随着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加速推进,企业会更关注实施经验和最佳实践,关注如何通过数种信息化、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的组合出更多元的应用场景,从而帮助企业实现业务增长。
企业在选择供应商及解决方案的关键因素
• 需要有实践典范与行业经验的积累,经验能够说明是否了解真实业务,有没有踩过坑,而不是照搬甲方想法做事。
Q: 大家都在谈论超级自动化,您眼中的超级自动化是什么样的技术?
杨:目前我负责联络业务支持部门,对接企业内的各种职能部门。我认为自动化技术和方案是以提高工作效率、降低成本、降低人为失误为核心目标。
公司财务、人事、采购部门都已多多少少有自己的核心解决方案,这些方案中有些采用了自动化的技术。但是这些核心系统都是基于全球化的方式部署的,有些满足不了每个国家本地的诉求,这时候就需要本地化的解决方案进行集成。
例如,差旅系统的方案,我们采用的是一款全球化的解决方案, 这套方案可以支持方案中所有核心流程和核心管控,但是本地化支持比较薄弱,端到端的覆盖还不够完美,前端和后端的支持都不足够。
首先,在前端我们引入了一家微信小程序的供应商,提供便捷的报销入口,提供入口给上企业上万名的终端用户。
其次,在后端我们引入了人工智能的审核引擎,减少财务审核的压力,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。比如公司报销场景涉及几十种,包含了几百条的审核点,而原先的审核机制只能做到抽检,不能做到全量审核。
现在将这些方案融合,为报销流程提供了全流程的端到端方案,既提供了服务合规性,又保障了用户体验和数据可控性。
杨:比如说与HR相关的工作流,有合同到签约(O2C)、招聘到入职(H2O)等,目前的解决方案并没有改变原来的核心做法,即根据业务需求的信息输入都是人员手动执行,然后从O2C, H2O的流程中的输出物又会以手动输入到核心系统(SAP/ERP)中, 这样的输入和输出都是通过人员手动进行串联的。
跨国企业在面向终端的支持都存在这样的痛点。如何打通企业中的信息、流程和系统之间的连接与集成,将是未来解决方案需要考虑的主要方向。流程的打通除了有纵向的打通 - 垂直领域的核心应用和边缘流程端到端的打通;还有横向的打通 - 确保其他的团队能提供协作,本部门流程中的输出结果可以同步给其他部门去处理。
Q: 贵司会投资超级自动化方案吗
杨:目前公司在核心应用方面的自动化投入是持续增加的,特别是公司总部的全球化标准流程的建立。但在非核心应用上,本地化应用场景仍然缺乏推动力。
公司的主数据跑在核心应用上,全球项目团队90%的精力花在核心应用的搭建上,70%-80%的公司核心流程是每个国家的分支部门机构必须遵守的。这些内容是公司的标准和规范。核心应用的自动化集成程度现在达到了70%左右,但所有流程的输入大多数还是人工输入,供应商和人员主数据的建立都是靠各个业务流程的终端实现的,现在还没有做好基于规则的执行引擎定义, 未能完成大部分工作的自动化。假如系统的规则一旦配置好了,全流程都可以实现自动化,企业就不用花人力资源去做那些可以自动化的工作了。
Q: 您认为企业在落地超级自动化过程中会遇到哪些挑战与难点
杨:第一,事实上,当下很多企业分不清楚业务流和审批流。而区分业务流和审批流就是要看搭建的流程有没有流转业务主数据,审批流中不包含业务主数据,也不包含上游系统传递的业务主数据。
以财务付款为例:需要先明确项目名称,收款方,款项金额等,在信息填入后,根据一定的规则判断(项目金额),流转给相应的人员审批,财务在审批通过后做资金付款。前端系统处理完审批后,会输入给业务流处理,就是说付款的业务操作也在业务流中发起和进行的,整个付款的业务主数据不包含在审批的环节,审批流是给后面的具体工作创建审批建议。
第二,如何进行业务间的无缝流转,对于纵向业务的理解和横向组织部门的理解,部门与部门之间会出现一些断点,如何快速发现这些断点并解决也是一项难点。超级自动化会解决业务中的各种断点问题,这些断点也可能是流程中的人工参与导致的。
第三,需要注意风险管控:1. 数据准确性;2. 控制点,也就是会导致公司在人员,财务上的各种风险和不稳定的因素。
CXO眼中的超级自动化栏目简介
我们听到了很多行业痛点与真实感受,精鲲一直致力于了解行业中的企业痛点,根据痛点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,并且积累和深耕行业中的各类最佳实践。我们期待听到更多的行业声音,欢迎更多的IT管理者和业务负责人加入我们。